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口述历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40周年院庆 > 学院历史 > 口述历史 > 正文
口述历史 | 专访物理学院85级本科生院友张友军
发布时间:2023-03-22

离校数载功名成,忆回母院寄相思

——专访物理学院85级本科生院友张友军

编者按:2023年2月5日下午,我在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民盈国贸中心采访了张友军院友。张友军,华中工学院物理系成立后第一届本科生,于1985年进入华中工学院物理系,后创业成立君之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张友军先生不仅仅是华科物理40年发展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虽然已经毕业了三十余年,但当他谈及那段早已过去的大学时光,依旧印象深刻。我们小心翼翼地将那段泛黄的记忆打开,仿佛又回到了他那一代人的青葱岁月,共同见证物理学院最珍贵的故事。本文由物理学院研究生吴焓同学访谈整理。

……

1985年的夏天,18岁的张友军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在书桌前砥志研思,那时的愿景很纯粹,拿个好成绩,考个好大学。幸运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出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当时有华工的老师去我们高中招生,因为我高考的物理分数高,最终录取到了物理系。我们那年在湖北530多分就可以进华工,但我们851班很多是550、560的,我是567,比华科在湖北的分数线高了好几十分。”

彼时刚刚成立的华工物理系刚开始招收本科生。或许是偶然,又或许是注定的缘分,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张友军踏上了前往华工物理系的求学之路。一个普通学子的高考梦,就这样与华科物理学院的命运悄然碰撞在了一起。

物理系的首届本科生

198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发出院办字〔1983〕154号文件《关于物理和固体电子学系改名为物理系的通知》,这标志着物理系的正式成立。1985年,物理系开始通过高考向社会招录本科生,张友军便是第一届本科生中的一员。

“我们刚入学时班上是24个人,后来85级少年班大三的时候分专业,留在物理系3个人,所以毕业时一共27个人。”

或许是因为班上同学的数量比较少,张友军对数字27和这27个名字的记忆尤为深刻。虽然学生人数少,但是系里却极其重视,每每讲到这,他就会显露出满脸的自豪。

“因为是系里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班, 所以给我们配的都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硬件条件也不错,当时宿舍一间房住6个人,在宿舍的活动室里还配备了电视机。”

系里对学生的培养与照顾从不含糊,哪怕是在那个条件不如现在的年代,系里给予学生的待遇依旧是倾尽所有。这些关心不仅仅局限在物质方面,令张友军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师给予的重视与照顾。

“当时党总支副书记王海生老师,大部分时间都跟我们学生在一起,很负责。因为不像别的系上千人,老师可能到毕业还不认识你。我们那时候,老师跟每个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很熟了,学生去老师家里吃饭是经常的事。”

王海生老师是张友军提起次数最多的老师,在他的记忆中,王老师就像他们二十多个同学的兄长。

图1 张友军毕业时的班级毕业留念,二排右六为张友军

物理系应该是当时华工学生规模最小的院系。但学校对新建院系的重视,学院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让这来自五湖四海的27名学生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这便是物理学院最初的开始,他们也是学院新生的力量和希望。

回忆中的校园生活

在张友军的回忆中,他的大学生活和如今的我们有很多不同。

“我们那时候一天的生活费,刚入学的时候才几毛钱,毕业的时候也才一块钱。”

那时的物价低,钱似乎比现在要更加值钱一些。一天几毛、一块的生活费,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已经足够每天的生活所需了。并且,当时的管理还不像现在这么便利,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所有的生活管理基本上都依靠最简单的人力。

“刚入学的时候,我是班上的生活委员。”张友军很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大学时担任的学生工作职务,不像如今大学现代化的管理体系,那时候的生活委员可辛苦得多。“我要给全班同学买各种餐票,包括洗澡票都要买。个人是不能买的,那个时候都是要班上收集起来集体去买。还包括助学金评审、助学金发放,那个时候不是像现在用电脑直接发给个人,而是都由生活委员领现金再发给个人。”

说到洗澡票,张友军院友还幽默地给我分享了他们班上广东同学在湖北生活的“窘况”。广东和内陆气候差异大,在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冬天其实非常短,因此许多广东人养成了天天洗澡的习惯。而在冬天,学院里的广东同学买不到多的洗澡票,就只能洗冷水澡了。

当时的生活条件虽然不如现在,没有电脑、手机,也没有那么多现代化的商业区,但当时的学生们依旧能在学习之余找到属于那个时代的快乐。

“我们周末晚上一般会在学校参加舞会。有时候也会去旁边的中国地质大学,还有关山口化工学院去跳舞。平时在学校里面,就在操场上进行体育运动,我们离西边操场比较近。也经常去图书馆,有旧图书馆,当时新图书馆还没建好。”

跳舞、运动、社交,这是当时的张友军和他的同学们娱乐放松的方式。回忆起当时的生活,他总是非常喜悦,那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也许当时的生活条件并不算很好,甚至听着有些许艰苦。但这便是三十几年前第一届物理人最初的记忆,那种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青春与活力之光,是什么东西都无法掩盖的。

尊师重教,一脉相承的坚守

建系之初,物理系吸收了全校各个基础学科的教学老师,庞大且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是物理学院发展的坚定基石。

“当时物理最早是教研室,物理教研室本身老师很多,他们给全校上物理课、基础课、电工、基础物理等,课程种类多,所以老师人数较多,远大过学生人数。”

在庞大的师资力量中,不乏当时或是后来物理学界的泰斗。张友军依旧清晰地记得罗俊院士曾经给他上过实验课:“当时罗俊院士带过我们实验课,他那时很年轻,就比我们大10来岁。”

“实验条件都是配得很好的,因为整个物理系是给全校做基础课和实验教学的,而且系里对我们自己的第一届本科生肯定是很重视,动手能力,包括培养我们其它方面的能力,系里都是做得很好的。”

感慨于学院快速发展的四十年,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院一脉相承的尊重学生,重视教育的理念底蕴。也许许多当年优秀的学生与老师早已被我们忘却了姓名,但正是他们,成就了如今的物理学院。物理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华科物理人的坚持与努力。

在谈及在物理学院求学四年的感悟时,张友军说道:“我学物理这个学科,现在不后悔。”

告别与翱翔

毕业,即是告别。虽然已经毕业近34年,但是每每回忆起当年的老师与同学,张先生总能说个不停。

“(我们)毕业前几天,拿个本子,每个同学都签个名。这个很有纪念意义,每个人还给同学留个言,然后自己给一张照片。”

图2 张友军毕业时老师与同学的签名

张友军拿出他珍藏许久的同学录,书纸早已被时间染上了淡淡的黄色,那是岁月的痕迹。过去这么久,当初的同学和老师或许早已变了样子,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翻开这本同学录,每一页都有同学与老师留下的字迹与相片。

图3 同学录留言(部分)

“姚凯伦老师,这是我们的系主任。这是王海生老师,党总支副书记。李伟,党总支书记。”

“这是少年班的吴雅楠”、“这个是潘小明”、“这是李东贝”……

“这个是李明,你看签名多复杂,还有英文签名。这是我们物理系的科学家,现在最有成就的。”

……

翻看这本同学录时,每一页张友军都能说上好一会儿。对每一位当时的同学或是老师,张先生都记忆深刻,记得他们的名字,记得他们的长相。相片虽然已经泛黄,但那四年的经历,张先生一直记忆犹新。

已经过去这么久,当时的雏鹰如今也早已拥有了独当一面的勇气与能力。虽然华科物理第一届本科班只有27人,但是每位同学在今后的人生里都或多或少地取得了成就。

留校在华科担任老师的喻力华,在总参装甲兵研究所的张昌俊,中科院物理所党委书记李明等等。

“现在就我们班整体来讲,还是有很多人才,不管是在物理方面,还是其他方面。”

张友军在讲述华工物理851班同学们的成就时,总是格外的自信与骄傲。但其实他自己,也通过努力创办了君之健投资公司,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了佼佼者。

就像他自己所描述一样,虽然他一开始来东莞也只是一个企业内的普通员工,但他凭借自己的韧劲一步一步地学,脚踏实地地做,在不断的努力后有了今天的成就。当问及物理对他的人生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时,他这样回答我:

“不管是在做人还是做事业,做各行各业,物理思维培养是很严谨的,因为每一个东西都是用逻辑推出来的,不能凭空想象。物理严谨的逻辑思维,对我们的人生还有后面的事业上帮助很大。”

虽然离开了学校、离开了物院,但当年老师的谆谆教诲,学习物理的严谨认真,都是他们这27个人日后能够自由翱翔,追逐梦想的坚实基础。

春去秋来,桃李满园

不知不觉间,华科物理学院迎来了40周年院庆。春去秋来,岁月如梭。在这漫长的40年中,时间一边飞逝,一边沉淀。但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在我们身边萌发、生长、开花结果。

虽然早已不在物理学院继续学习工作,但张友军却时常会回去看看,而学院这么些年的改变,也被他一一看在眼里。

“回去过很多次。包括上次2013年学院30周年回去了,还有我们毕业20周年的时候,组织了一个物理85、88、87届毕业生加少年班毕业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应该是17、18年的时候,还专门找物理前三届的本科生一起筹划了聚会。”

张友军自豪地和编者说,他们一家都是华科的,他的弟弟、儿子也都是华科毕业的。对于华科,对于物理学院,张先生仿佛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采访过程中,他对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细节都表现得极为认真、细致,而这种情感远远无法用言语去简单描述。

如今物理学院走过了40年,也迎来了自己的满园桃李,物理学院培养出的人才遍布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熠熠生辉。如今的物理学院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仅仅只有27名学生的小院系了,全院教职工近两百,学生更是有一千五百余人,学科评级也在全国前列。物理学院的成就我们有目共睹,而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位华科物理人的努力,离不开大家坚持的初心。

图4 1989年毕业时的张友军

展望学院过往四十年的发展,张友军先生说:“通过这40多年的发展,物理学院现在在华科是举足轻重的了,很多方面都走在学校前列。”

或许那个时代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变得不再清晰,但是正如张友军所说一般,春去秋来的不易,都化作现如今华科物理学院的满园桃李。

(张友军,生于1966年,祖籍湖北黄冈。1985年进入华中工学院物理系学习,担任系生活委员。)


大学物理实验预约系统 Hub系统 注册中心 公共邮箱

  • 微信二维码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逸夫科技楼北400
电话:86-027-87543881
院长信箱:phyoffice@hust.edu.cn
CopyRight (C) 2010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