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学术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学术报告(20181219)生物界面水性质以及亲疏水性的分子尺度理解
发布时间:2018-12-19

报告题目: 生物界面水性质以及亲疏水性的分子尺度理解
报告人: 涂育松  教授
报告人单位: 扬州大学
报告时间: 12月19号(星期三)10:00-12:00
报告地点: 科技楼北410
报告摘要:

水环境下蛋白折叠或生物分子自组装等所形成的生物界面非常复杂,生物过程及其相关的生物功能都会到涉及亲疏水相互作用。当前,亲疏水性的理解通常停留如界面水滴接触度等的宏观描述上,亲疏水性分子尺度的理解并不多见。我们一直特别关注受限空间或界面的水分子特性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当前深入到更复杂也更有趣的生物相关界面,通过将复杂的现象进行物理模型化,给出界面水相关的亲疏水性的分子尺度上的一些理解。报告从超亲水的生物残基(羧基、羟基)构成自组装界面,到疏水芳香环相关的氨基酸分子界面,以及亲疏水相关的生物材料(氧化石墨烯)界面,汇报一些出乎意料的有趣结果,如,原本超亲水基团未必亲水,而普遍认为疏水的芳香环结构却可转变成亲水结构等等现象。这些结果可能引发人们关注及生物界面上的亲疏水性的一些重新思考
报告人简介:

涂育松,扬州大学教授,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基于理论物理和统计物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开展“生物界面水的微观性质”的研究,重点在纳米受限空间中水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导致的生物效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包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一系列国际学术权威杂志,如《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物理评论快报》(PRL)、《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主持国家基金委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


大学物理实验预约系统 Hub系统 注册中心 公共邮箱

  • 微信二维码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逸夫科技楼北400
电话:86-027-87543881
院长信箱:phyoffice@hust.edu.cn
CopyRight (C) 2010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