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Superconductivity, topology, and quantum computation |
报告人: |
张富春教授 |
报告人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 |
报告时间: |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16:00 |
报告地点: |
图书馆五楼学术报告厅 |
报告摘要: |
|
|
In this lecture, I will first introduce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and topological matters, which are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coveri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 I will then discuss new phenomena when superconductivity meets topology a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quantum computation. |
报告人简介: |
|
|
张富春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KITS)所长。张富春教授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3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83-1988年,张富春教授分别在明尼苏达大学(83-84),马里兰大学(84-86),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86-88) 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1988年被聘为辛辛那提大学物理系教授(1988-2006)。2003-2013年,张富春教授长期担任香港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并于2011年被授予香港大学周光召自然科学教授的荣誉职位。张富春教授2014-2016年任浙江大学教授,2017年起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所长。 张富春教授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的研究,是国际著名的凝聚态物理学家,在高温超导、量子霍尔效应、重费米子等领域具有卓越的贡献。在高温超导领域,他导出的高温超导铜氧化合物的数学模型(t-J model)已成为国际上研究高温超导时广泛采用的微观哈密顿量;他和合作者提出的“Zhang-Rice单态”是高温超导RVB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方法上,张富春教授发展了“Renormalized mean field method”,最早指出了氧化物超导的d波对称性。在量子霍尔效应方面,他在分数量子霍耳方面的研究中所预言的2/5填充时的量子相变目前也已被实验所验证,同时他还是研究Kondo和重费米子问题的大N展开方法的创始人之一,该方法已成为研究强关联体系的标准方法之一。由于他杰出的学术成就,张富春教授1999年被评为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2002被美国Cincinnati 大学授予校级杰出教授。 |